腊月天寒,新春将至,年味渐浓。
1月30日(腊月十八)晚19:10,“粉墨人生”国家大剧院京剧名家名段荟萃(第三期)将如约与您见面,依然是线上演出,依然是名家荟萃。届时,谭正岩、方旭、常秋月、王珮瑜、史依弘、李宏图、李胜素、于魁智等8位京剧名家将先后登场,为您呈现他们的“粉墨人生”。
8位名家,分别来自北京京剧院、国家京剧院和上海京剧院,都是各自行当和流派的佼佼者。他们将在本场演出中为您呈现13个剧目的经典唱段,涵盖了老生、小生、青衣、花旦、花脸五个行当,梅、余、谭、荀、杨、裘、叶及李少春等八个艺术流派风格。
国家大剧院 腊月天寒,新春将至,年味渐浓,#粉墨人生 #国家大剧院 京剧名家名段荟萃第三期,即将与您见面!尽情期待本周六的#线上音乐会 #京剧 #戏剧场 #北京京剧院 #一桌二椅 视频号
《沙家浜》选段“朝霞映在阳澄湖上” 谭正岩
《沙家浜》这出戏家喻户晓,谭元寿先生塑造的郭建光更是深入人心。“朝霞映在阳澄湖上”与“智斗”、“军民鱼水情”等都是这出戏中较有影响力的唱段。谭元寿先生之孙谭正岩是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老生演员,传承谭派衣钵,多次在舞台上呈现这出《沙家浜》。
《赵氏孤儿》选段“我魏绛闻此言如梦方醒” 方旭
《赵氏孤儿》是马连良先生的代表剧目,根据传统戏《搜孤救孤》增益收尾改编而成。而其中裘盛戎先生塑造的魏绛虽是配角,却以这段汉调二黄唱腔丰富了京剧花脸演唱的旋律,并成为经典流传。方旭,方荣翔先生之孙,北京京剧院优秀青年花脸演员。
《奇袭白虎团》选段“趁夜晚出奇兵突破防线” 方旭
《奇袭白虎团》的音乐设计中,以这段“二黄快板”的板式最为突出,不但突破了传统京剧中的二黄板式,且旋律动听,唱腔与人物、情绪贴合,流畅、坚定、果敢。这段唱腔的首唱者正是方旭的祖父方荣翔先生。
《红娘》选段 “一封书倒做了婚姻媒证”“叫张生隐藏在棋盘之下” 常秋月
《红娘》是荀慧生先生的代表作,剧中有很多著名唱段广为流传,尤其是“叫张生”这段西皮流水配合着棋盘载歌载舞,都展现了红娘的善良与可爱。常秋月,北京京剧院优秀花旦演员,艺宗荀筱两派。
《朱砂痣》选段“借灯光对娇娘用目观望” 王珮瑜
老生名剧《朱砂痣》近年来鲜见舞台。前辈各流派名家都有演绎,是一出唱念并重的剧目。王珮瑜以余派风貌复排该剧并恢复了舞台演出,其中“借灯光”一段是该剧核心唱段之一。王珮瑜,人称瑜老板,上海京剧院老生名家,致力于传统剧目的挖掘和京剧的当代推广。
《搜孤救孤》选段“白虎大堂奉了命” 王珮瑜
《搜孤救孤》是余派老生的代表剧目,“娘子不必太烈性”和这段“白虎大堂奉了命”是剧中最著名的唱段。
《西施》选段 “水殿风来秋气紧”“提起了吴宫心惆怅” 史依弘
《西施》是梅兰芳先生排演的一出梅派代表剧目。这是梅兰芳先生的辅佐者齐如山先生歌舞戏思想的实践之一,其中大段优美的唱腔和“佾舞”都展现着梅派的美学精神。史依弘,上海京剧院青衣名家,梅派代表传人之一。
《柳荫记》选段“远山叠翠如含笑” 李宏图
《柳荫记》讲述的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叶盛兰先生和杜近芳先生首演,遂成为叶派小生和梅派青衣的代表作。剧中,“远山叠翠如含笑”是叶盛兰先生的代表唱段,也成为了叶派小生的经典唱段。李宏图,北京京剧院小生名家,叶派小生代表传人之一。
《周仁献嫂》选段“劝娘子休得要如此毁谤” 李宏图
《周仁献嫂》是叶盛兰先生代表作,剧中“劝娘子休得要如此毁谤”是小生行当的著名唱段。
《赤壁之战·壮别》选段“浩然正气冲霄汉” 李宏图 方旭
《赤壁之战》是根据《群英会·借东风》等三国传统剧目改编而来。“浩然正气冲霄汉”唱段成为小生与花脸的对唱中非常经典的一段。
《太真外传》选段 “听宫娥在殿上一声启请”“挽翠袖近前来金盆扶定” 李胜素
《太真外传》是梅兰芳先生新编剧目中的精品,其中的诸多唱段代表了梅派唱腔设计的高峰,“听宫娥”的四平调和“挽翠袖”的西皮二六成为该剧目的代表唱段。李胜素,国家京剧院青衣名家,梅派代表传人之一。
《野猪林》选段“大雪飘” 于魁智
《野猪林》是李少春先生代表剧目,有京剧电影存世。剧中“大雪飘”这段唱腔新颖别致,一套反二黄唱腔完整舒展,成为经典范本。于魁智,国家京剧院老生名家,杨派代表传人之一,兼学李少春先生艺术风格。
《三家店》选段“将身儿来至在大街口” 于魁智
《三家店》又名《男起解》,说的是秦琼发配的故事,是前辈老生名家周啸天、李鸣盛的代表曲目。
在好戏开场前,国家大剧院精心准备的导赏环节中,特别邀请到主持人孔洁引领网友朋友们在线游览位于国家大剧院戏剧场的“戏台春秋——国家大剧院藏中国古戏台模型展”。20余座古戏台模型展现“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网友朋友们可以从中感受博大精深的戏曲文化与建筑文化,感受历史沧桑中的梨园春秋。
云观展之后,孔洁还将对话京剧小生名家李宏图、著名琴师赵旭和优秀青年演员方旭,畅谈京剧演员与琴师之间,演员与演员之间关于合作的台前幕后故事,让喜爱国粹的朋友渐渐从看热闹上升到看门道,更加深入地去理解和体会京剧艺术的美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