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米科·弗兰克
米科·弗兰克1979年4月1日出生于芬兰的赫尔辛基,5岁开始学习小提琴。 1992年进入赫尔辛基西贝柳斯音乐学院,后到纽约、以色列和瑞典等地深造。 1995年,16岁的他初次尝试指挥后决定走指挥这条路,开始接受私教,最初是师从芬兰著名指挥及作曲家约尔马·帕努拉大师。两年后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继续指挥课程,仅用了一年时间便获得了指挥文凭。 2001年,他与瑞典广播交响乐团合作录制的、由Ondine厂牌发行的西贝柳斯的《传奇》和《莱明凯宁组曲》获得了一项格莱美提名奖(最佳管弦乐演绎)并获得了“金音叉奖”。 2002-2007年担任比利时国家管弦乐团的音乐总监及首席指挥。2003年与法国广播爱乐乐团首次合作。2006年担任芬兰国家歌剧院的音乐总监。2008年成为芬兰国家歌剧院的艺术总监,制作了包括《帕西法尔》《泰依丝》《艺术家生涯》《玛侬·莱斯科》《尤金·奥涅金》《弄臣》和《丑角》在内的多部歌剧作品。 2009年发行了与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合作录制的第一张专辑(德彪西作品)。与包括柏林爱乐、慕尼黑爱乐、纽约爱乐、洛杉矶爱乐、以色列爱乐、伦敦爱乐、班贝格交响乐团、达拉斯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东京交响乐团、旧金山交响乐团等在内的许多乐团合作。 2014年在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指挥了歌剧《艺术家生涯》并执导了歌剧《罗恩格林》。6月份首次携手维也纳爱乐演绎了肖斯塔科维奇和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 2015年9月以音乐总监的身份拉开了法国广播爱乐乐团2015-16演出季的帷幕。 与法国广播爱乐乐团合作录制发行的有声读物:德彪西的《玩具盒子》(法国信用期刊出版集团/南方少年出版社),文本出自法国女作家玛丽·德帕拉欣,由法国著名男演员埃里克·鲁夫旁白。
艺术家:德米特里·马塞列夫钢琴家
德米特里·马塞列夫在2015年的第十五届国际柴科夫斯基大赛上拔得头筹,获得了观众、评委及媒体的一致认可,自此获得国际关注。德国《新音乐报》对其评论如下:“他超然的音乐让整个演奏厅改天换地,我们似乎进入到了另一个维度。这种震撼一直持续到他在比赛的最后一轮演奏的柴科夫斯基B小调钢琴协奏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第三钢琴协奏曲……评委们脸上洋溢的喜悦和欣慰已说明一切:我们找到了真正的获奖者。” 赢得这次比赛后,马塞列夫先生开始了大规模的巡演,为纽约、伦敦、慕尼黑、鹿特丹、斯德哥尔摩、北京以及整个俄罗斯的观众带去了美妙的音乐,《金融时报》对其巡演给予了高度评价:“大师级的精彩绝伦”。他还有幸获指挥大师捷杰耶夫之邀到圣彼得堡的假期演出季中携手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共同演绎莫扎特D小调钢琴协奏曲和普罗科菲耶夫第三号钢琴协奏曲。接下来的数月内,马塞列夫先生将亮相鲁尔钢琴节并为伊斯坦布尔艺术节做开幕演出。目前备受期待的是他携手指挥及小提琴大师弗拉基米尔·斯皮瓦科夫及俄罗斯国家爱乐乐团的德国巡演以及即将开始的到柏林、巴黎、伦敦、罗马、米兰、博洛尼亚、布鲁塞尔、北京、东京、首尔、圣保罗、莫斯科以及纽约等地的演出。 “他在本次大赛上的脱颖而出让钢琴界又多了一位才华横溢的钢琴家,”年长于他的著名钢琴大师鲍里斯·别列佐夫斯基同他合作过后如是描述到;“对于他的成功我感到由衷的欢喜,真正的实至名归。”除了给他颁发的金质奖章外,柴科夫斯基大赛令人尊敬的评委团还因其对莫扎特协奏曲的精彩演绎而授予他一份特别奖。据《涅瓦河时报》的报道,“大赛钢琴专家组的意见是很坚决的,没有比这更准确更公正的选择了。” 音乐评论家在描述德米特里·马塞列夫的创造性时,用了无瑕的技艺、饱含形式感、才华横溢、优美抒情和风格自然等字眼。
演出团体:法国广播爱乐乐团
由法国广播电台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的法国广播爱乐乐团,于1976年由皮埃尔·布列兹促成了其重建。这位法国著名的作曲家强烈建议在传统的管弦乐框架中能够有更多的灵活性,于是有了这支能够驾驭从18世纪至今所有的曲目类型——不管是为小型的室内乐而作的还是为大型管弦乐团写就的作品的乐团,这样的组合虽说取决于所演奏的作品的构成,但是每种组合方式都与其他方式齐头并进,互不影响。 乐团第一批音乐总监是作曲家吉尔伯特·艾米和指挥家马雷克·雅诺夫斯基。在郑明勋掌管乐团的十余年里,他毋庸置疑地让乐团跻身欧洲一流乐团之列。除了诸如皮埃尔·布列兹、埃萨-佩卡·萨洛宁、唐·库普曼等老一辈让人敬仰的指挥家外,乐团还与新时代里诸多才华横溢的指挥家多有合作,如古斯塔沃·杜达梅尔、艾伦·吉尔伯特、丹尼尔·哈丁、瓦西里·佩特连科、莱昂内尔·布林古伊尔以及米科·弗兰克。其中,米科·弗兰克自2015/16演出季起接任郑明勋成为乐团的音乐总监。 2015/16演出季还迎来了大提琴家特鲁尔斯·莫克的加入,成为乐团的驻团艺术家,而且全年主打马格努斯·林德伯格创作的作品。 音乐总监米科·弗兰克首次指挥法国广播爱乐乐团是在2003年。科恩戈尔德、西贝柳斯、劳塔瓦拉、德彪西、林德伯格、马勒、梅西安、杜蒂耶等许多作曲家的作品都出现在了2015/16演出季的节目单上,这标志着米科·弗兰克与法国广播爱乐乐团长期合作的正式开始。米科·弗兰克作为音乐总监的第一个演出季的节目安排明确地昭示出这位芬兰指挥家的曲目偏好。米科·弗兰克大师还在2016年的夏天在法国奥朗日歌剧节上指挥了普契尼的《蝴蝶夫人》。 国际认同 法国广播爱乐乐团近几年来举办过无数次的国际巡演,足迹已遍及各大洲,均大获成功。上个演出季曾在柏林爱乐、维也纳金色大厅、莫斯科罗斯特罗波维奇音乐节(2016年再次造访)、中国、韩国和日本等地巡演。 时代之音 每个演出季,法国广播爱乐乐团都会委约作品,演奏法国土生土长的新作品并推出世界首演,以及参加大型当代音乐节(如巴黎的秋季艺术节等)。 乐团自成立至今已有多位杰出的指挥家与之合作,包括皮埃尔·布列兹、卢西亚诺·贝里奥、彼得·艾特沃斯、乔治·本杰明、托马斯·阿德斯、埃萨-佩卡·萨洛宁等。 为青年一代特别定制的活动及艺术普及活动 多年来,法国广播爱乐乐团不仅策划了一个原创的青年音乐会项目,通过精心设计的方案力图让年轻人发现古典乐,还由乐团的音乐家们设立意义独特的工坊,并且通过组织精彩的活动为许多孩子和年轻人提供与乐团在大型音乐会上同台演奏的机会。乐团与作曲家兼作家让-弗朗索瓦·齐戈尔合作的“管弦乐之匙”系列(在法国广播电台5频道上播出)以及与法国文化部合办的、有演员参与表演的“如果是管弦乐,请讲个故事吧”等项目还在继续呈献。 法国广播爱乐乐团与法国国家教育之间的紧密合作在艺术及文化教育领域催生了许多量身定制的项目及课程,在立足学校教育的音乐家的帮助下,得以策划并成功付诸实践。 培养未来的职业音乐家也是爱乐学院的一个要务。该学院是法国广播爱乐乐团与巴黎的国家音乐学院合办的。除此之外,乐团的音乐家们还定期举办艺术普及活动,每个月都会到内克尔和圣路易斯的医院以及法国著名的妇儿救济医院,为那里的小病患上演名为“与朋友在一起的小音乐会”,还会到诸如“青少之家”(收治患有心理疾病的年轻人的地方)之类的机构去演出。 媒体传播 自2014年起,法国广播爱乐乐团主要在它的新家——广播大厦(法国广播电台礼堂)上演其联票音乐会。这个新场所让乐团的活动在形式上得以推陈出新和多样化。除了这个新家外,乐团还继续在巴黎的其他顶级场所内演出,如巴黎爱乐厅和巴黎喜歌剧院。 乐团所有的音乐会都会在法国公共广播电台的法国音乐频道上播出,其中一些精选的音乐会在欧洲广播联盟上也可以收听到,并且还可以在法国音乐频道的官网上回放。每个月,乐团的音乐会还可以流媒体视频的形式在Arte Concert, medici.tv和法国广播电台的官网上收看。乐团在为最好的厂牌录制唱片方面一直保持着积极旺盛的姿态,目前在iTunes上可供下载的条目有300余个。 法国广播爱乐乐团自2007年起一直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使。 马塞列夫先生出生于乌兰乌德,一个位于贝加尔湖和蒙古国边境之间的西伯利亚小镇,并在那里长大。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师从迈克尔·佩图霍夫教授)和科莫湖国际音乐学院接受音乐教育。在校期间曾多次获得国际比赛的奖项,并受邀到德国、意大利、法国、罗马尼亚和俄罗斯等地巡演。
曲目:C大调三重协奏曲 贝多芬 曲 钢 琴:德米特里·马斯利夫 小提琴:斯菲特林·卢塞夫 大提琴:李垂谊
——中场休息——
鹅妈妈组曲 拉威尔 曲 林中睡美人的帕凡舞曲 小拇指 丑姑娘和瓷偶女王 美人与野兽的对话 仙境般的花园 大海 德彪西 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