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艋舺街头传奇人物。他在街头广场卖艺,举凡古今佚事、流行俚俗,都是他的拿手好戏。一人分饰多角,忽男忽女,幼声老嗓,唯妙唯肖。围观者众,拍案叫绝,人称“十三声”。艋舺“十三声”,是郑宗龙的母亲跟他说的传奇人物。 古早艋舺街头广场前,每当这位幼声老嗓、可男可女的一人剧团现身,街坊邻里莫不奔走相告,由于他多声道的百变切换功力令人叫绝,因而有了“十三声”的封号,传奇身影一时风靡艋舺街坊。
创作者常回头召唤幼时最深刻的记忆。郑宗龙小时候,跟着父亲在万华摆摊卖拖鞋。街头是最好的教室,他学着手舞足蹈叫卖、跑给警察追、看街访邻居嬉闹、看暗夜霓虹灯亮闪烁,这一幕幕生猛的市景,始终在他的记忆中骚动。“十三声”的故事立刻触动了他。
创作团队找出台湾最南端屏东恒春地区妇女工作吟唱的歌谣,由女舞者唱“满州小调”;郑宗龙拜托道坛的人,教男舞者唱咒。唱咒,那是民间与上天对话的旋律,时至今日那喃喃念诵的语声,也像是人声嘻哈般的呈现引人注意。 于是,《十三声》像一把钥匙,打开参与创作人的记忆柜,找出土地上滋养这群艺术家的生活风貌。音乐创作林强,将街头卖场旋律结合电子乐,以前卫节奏烘托着舞者肢体,带观众进入华灯初上的艋舺;美术设计何佳兴,以彩色笔的质感,书法的笔触撇出舞衣的图像;服装设计林秉豪,用UV灯强调舞衣上的荧光色,那光红柳绿,带人回到戏棚舞台下;影像设计王奕盛,在舞台背景投影出悠游的贵气鲤鱼,橘红白的斑斓鱼纹交织出舞台的绚烂迷离。
十一位舞者,也因为《十三声》开启了训练的新页。他们舞动各种失序、佝偻、诡谲、荒诞却吸睛的动作,在剧场鬼才蔡柏璋的声音指导下,运用喉咙的肌肉,诡笑、嚎叫、异声、怪调,如烟火齐发,能量尽出,毫无保留。 这样的舞,郑宗龙承认,一开始曾让他陷入一种难以名状“见笑”的情绪。 闽南话的“见笑”带有一分羞耻感。而羞耻感则来自于,庶民肢体对比英挺芭蕾的反差呈现。然而,声音与肢体没有对错优劣,每种姿态在其文化土壤中都是独特的存在。 郑宗龙抛开过去“精密计算”的编舞手法,大胆挥洒,放手交给心绪主导,舞者与艺术家团队共同创作,以生猛的精神,把这些随着时空流逝的动人庶民旋律与肢体,转换出另一种不同的生命力。 注:一府二鹿三艋舺,为一句台湾谚语。指的是清朝时期台湾最繁荣的地方依序为:台南、鹿港、万华。而造成这三个地方的繁荣,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地方均有港口,同时也是重要的商港,所以成为台湾发展史上重要的历史地位。
主创 编 舞:郑宗龙 音乐创作暨统筹:林 强 美术设计:何佳兴 灯光设计:沈柏宏 影像设计:王奕盛 服装设计:林秉豪 声音指导:蔡柏璋 排练指导:陈秋吟
《十三声》舞评 《十三声》探掘台湾古老的文化记忆,特别是那些俚俗的,充满温度的,却又在时代洪流中逐渐凋零的。然而,不只是土地庶民鲜明的色彩,更是与外来文化和现代撞击燃出的新花火。 ——表演艺术评论台 《十三声》让人进入声影迷宫,宛若进入想象的乡土。 ——表演艺术评论台 无论是音乐或舞蹈的进行,抑或是色彩、服装、灯光、舞台的设计,都彷佛层层堆积到高潮,随着屏幕上巨大锦鲤的出现,静谧又精彩地结束。 ——ARTTALKS
国际评论家说云门2 才华洋溢,技术超群⋯⋯云门2的卓越应与世界分享! ——《纽约时报》 这是一个你会欣赏,会爱上,会想一看再看的舞团。 ——《美国芭蕾舞蹈杂志》 本周最值得观赏的舞蹈节目。 ——《英国卫报》 很久没有看到过如此强烈、凄美、细腻之舞蹈。震撼,且深为感动。 ——中国知名作家查建英 生气勃勃的舞团! ——欧洲舞蹈杂志
郑宗龙云门2艺术总监暨编舞家 生于台北万华(旧称艋舺)的郑宗龙,从小就跟着家人四处摆摊、卖拖鞋;街头活力和人生百态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泉源。台北艺术大学舞蹈系毕业,曾任云门舞集舞者。2002年开始创作,作品已在欧美亚澳舞台演出,屡屡获奖。2014年,从林怀民手中接下云门2艺术总监,2020年起将于林怀民退休后,继任云门舞集艺术总监职位。 2006年起,郑宗龙为云门2先后编创《庄严的笑话》《变》《墙》《裂》《乐》《一个蓝色的地方》《杜连魁》《来》《十三声》及《捕梦》等多部作品。云门之外,郑宗龙两度为国际电影导演蔡明亮,跨界担任为戏剧《只有你》《玄奘》动作编排。2011年获《PAR表演艺术》杂志选为“年度人物”。2012年获亚洲文化协会奖助赴纽约研习。 郑宗龙舞作屡获国际奖项,双人舞《狄德贝许》获2006年德国No Ballet当代编舞比赛铜牌奖。作品《在路上》获2011年西班牙MASDANZA编舞大赛首奖,罗马编舞大赛“最佳团队”,及台新艺术奖“年度表演艺术奖”。由国际策展人所组成的台新奖评审团表示:“《在路上》是当代编舞的绝佳范本……郑宗龙的编舞技术成熟,融合东西方传统,发展出丰富新颖的语汇,淋漓表达艺术理念。郑宗龙是国际舞蹈界新鲜而独特的声音。” 2012年,他的《墙》于纽约演出。纽约时报说:“《墙》为整晚节目划上一个强烈的句号。…郑宗龙导入截然不同的动作语汇,轻盈巧转,如芭蕾般优雅…舞者将舞句的内涵,舞得淋漓尽致,令人激动。” 2016年,台湾两厅院委托郑宗龙创作《十三声》,于TIFA国际艺术节首演大获成功,引起国际瞩目。2018年《十三声》于台北、台南进行大型户外公演,每场观众超过3万人。2017年春天,郑宗龙受邀为澳洲悉尼舞蹈团编创新作《大明》(Full Moon) ,与该舞团艺术总监作品同台完成巡回澳洲22场演出后, 2018年将随悉尼舞团前往巴黎、德国、塞尔维亚、斯洛文尼亚等国演出。 2018年《十三声》将于澳门艺术节以及北京、上海、广州、厦门、宁波、长沙等各城展开巡回演出。 记忆的涟漪 文/郑宗龙
母亲说的故事,开启了这个作品,像石头丢进平静的水塘,激起记忆的涟漪向外扩散,童年的视角是蹲在万华路边向上望的景象,只记得天天处处精彩,用文字准确形容,我不会,所以试着用舞蹈,把水面倒映的景象用身体,用声音呈现出来,母亲说的“十三声”也因为这样被转述了千百次,每次说起,童年记忆里生猛的人物一尊尊跳出来在脑海的波浪上,贪心的想看得更清楚,靠近时却总是被自己映在水上的影子给遮住,我抓着这些感觉跟林强前辈聊起回忆,也感慨这些失去的不再回来:声音,气味,形体,事件,颜色,街上人们的态度,如每天世上发生的事,转眼即逝,如空气般看不见,是生存吧!我再也找不回记忆里的人物。林强像是那指路人,我的叩问,他的牵引,招唤出这些模糊的记忆,一天一天的慢慢成真,转化。 走过欧洲,日本的街道,新旧交织出的城市样貌,在家乡,有股焦虑,历史与文化和土地生活的表现渐渐斑驳了。和艺术家们佳兴、秉豪、奕盛、柏宏一同潜进滋养我们的环境,试图挖出些什么,我们像通道,经过后的再生产,希望能帮自己搞清楚,我是谁、从哪来。这些或许就是这次的功课,柏璋的协助让我和云门2的伙伴们更有勇气的探索自己潜藏的声音向度,在他的鼓励下,大胆的嚎叫成真了,也不再羞耻害羞,像婴儿般的记得这与生俱来的纯粹力量。 每一次编舞,我依然害怕地面对创作的过程,但,我知道的是,有种不能言说的感觉,介于悲伤和喜悦之间,一直蛰伏在身体里,透过创作,透过和舞者伙伴的交流,由他们站上舞台,展现出这些记忆的样态。我除了感恩,别无他说。
云门2 享誉国际编舞家林怀民,在1999年创立云门2,邀请罗曼菲出任创团艺术总监。2006年,罗曼菲病逝后,林怀民续任总监之职。2014年,郑宗龙出任艺术总监至今。 云门2是云门舞集的兄弟团,以培育编舞家、舞者及培养多元观众为目标。邀请黎海宁、古名伸、伍国柱、布拉瑞扬、郑宗龙、黄翊等多位杰出编舞家为舞团编作,累积出风格迥异的丰富舞码,塑造出年轻舞者多元活泼的肢体能力。云门2每年定期的新作发表“春斗”,已成为台湾观众年年期待的舞蹈盛事。 创团至今,云门2不仅活跃于国际舞台,更投注极大心力深耕基层,他们深入乡镇、校园推广舞蹈艺术。学校、医院、地震水灾重建区、部落广场,都是云门2的舞台。 2000年起,云门2规划“艺术驻校”短期艺术课程,进驻大学。通过艺术讲座、舞蹈课程及示范演出,让大学生亲身体验舞蹈的乐趣。2001年起,在国泰金控支持下,每年通过“国泰艺术节──云门2校园小区巡演”走进各级学校演出,为许多年轻学子带来生命中第一次与舞蹈接触的经验。 2007年起,云门2推出“艺术驻县/市”活动。舞团进驻台湾县市,走访山地、渔村、乡镇、校园,举办各式免费艺文活动。民众无分老幼,都能体验生活律动的快乐,落实艺术与生活的连结。十多年来深入乡里,勤演不辍,赢得观众热爱。 2011年,云门2以“生猛新鲜的魅力”席卷香港。并已四度应邀赴大陆巡演,并于北京国际舞蹈节、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2012年,舞团赴美国巡演,纽约乔伊斯剧院演出一票难求,加卖站票。纽约时报赞誉:“才华洋溢,技术超群……云门2的卓越应与世界分享!”美国芭蕾舞蹈杂志也表示:“这是一个你会欣赏,会爱上,会想一看再看的舞团。”2013年舞团再度应纽约乔伊斯剧院邀请演出。2016下半年,再赴纽约接受秋季舞蹈节邀请,同年并受邀至世界现代舞重镇,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演出。2017年赴新加坡华艺节演出。 2016年,台湾两厅院委托郑宗龙制作《十三声》,于TIFA台湾国际艺术节首演,引起国际瞩目,纷纷提出演出邀约。各界赞誉“好看!脑子灵魂里一直回荡萦绕的那种好看。”“效果非常震撼,意犹未尽,好想再欣赏第二次。”“年轻观众会死心踏地地爱。”2018年5月,《十三声》应澳门艺术节邀请演出,10月将于北京、上海、广州、厦门、长沙、宁波六城巡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