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钢/摄
《特殊病房》是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阿瑟·米勒晚年的作品(The Ride Down Mt.Morgan译名为《驱车摩根山》)。《特殊病房》曾荣获1999年戏剧文学最佳剧作奖提名,托尼最佳戏剧奖提名。
曹志钢/摄
《特殊病房》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喜剧,而是通过喜剧的荒诞去渗透最现实的问题——在物质条件充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对待自己逐渐膨胀的情感需求。他所反映的问题之普遍性恰恰是人尽有之的“心病”,这种“心病”没有国界没有信仰之分,我们都需要有个“病房”来看看这种人,看看我们自己。 王昊宸/摄
主创: 出品人:周予援 监 制:景小勇、戈大立、白雪峰 编 剧:阿瑟·米勒【美】 译者/文学顾问:胡开奇 艺术指导:王晓鹰 导 演:赵以 舞美设计:张华翔 灯光设计:温晓楠 服装设计:芦春伟 化妆设计:刘阳 道具设计:温聪聪 音响设计:周涛 多媒体设计:刘一昂 形体设计:俞辰曦 舞台监督:姜雪婷 技术管理:陈丽华 制作统筹:杨帅 宣传统筹:王昊宸 场 记:王珺 剧 务:汪玥 演员: 李建义--丈夫 莱曼·费尔特 刘晓翠--妻子 希奥·费尔特 赵红薇--妻子 蕾娅·费尔特 汪玥--女儿 贝西 赵阳--律师 汤姆·威尔逊 杨晨--女护士 洛根 莱曼是一个保险行业的成功人士,但他也是一个重婚者。有一次他在克列海文的莫根山路上出了车祸,被送往了当地医院的病房,与此同时,他的两个妻子都来到的医院探望他。在极富戏剧性的情节中,剧本通过各个人物的回忆,穿插现实,拼接起一个令人难以置信、却又犀利严酷的故事。在极度贴合当下社会现状的同时,剧本也带着批判性色彩,刻画出了一个充斥着贪欲的男性角色,他和两个妻子、一个女儿、一个律师和一个护士的相互行动中,跌入了一场人性中欲望和规则相互冲突的终极审判。 阿瑟·米勒【美】编剧 阿瑟·米勒1915年出生于美国纽约一个犹太商人家庭。30年代初美国经济的大萧条时期,他的父亲破产,家里生计维艰。中学毕业后,米勒一边打工一边在密歇根大学新闻系和英文系学习,并开始创作剧本。 1947年,阿瑟·米勒的成名作《都是我的儿子》上演,连演328场。两年后,《推销员之死》在百老汇连续上演了742场,一举囊括了托尼奖、普利策奖和纽约剧评界奖,从而使阿瑟·米勒赢得国际声誉。此外,他还创作了《萨勒姆女巫》《桥头眺望》《美国时钟》《堕落之后》等剧,《特殊病房》是阿瑟·米勒晚年的代表作。他的作品针砭时弊,对社会现实和戏剧技巧作了深刻的探索,体现了米勒对社会问题的直面追问,以及对人性、理智、社会正义等问题的犀利见解。
王晓鹰艺术指导 国家一级导演,文学(艺术)博士。国家话剧院副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近年较有影响的导演作品:《死亡与少女》《萨勒姆的女巫》《哥本哈根》《赵氏孤儿》(越剧)《荒原与人》《失明的城市》《霸王歌行》《简·爱》《1977》《肖邦》《深度灼伤》《理查三世》《伏生》《离去》《红色》等。出版导演理论专著《从假定性到诗化意象》。
赵以导演 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联合计划”在读硕士,90后影视戏剧双栖导演,作品有着舞台和影视二者融会贯通的形式特点,其创作理念也一直是在平凡生活中寻求情感闪光点,以特殊的方式进行艺术表达。 主要作品:《相辉堂》《琥珀》(国关版)《轨迹》《国旗下的讲话》。 中国国家话剧院 中国国家话剧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的国家艺术院团。拥有雄厚的艺术创作资源和辉煌的戏剧文化传统。以欧阳予倩、廖承志、吴雪、舒强、金山、孙维世为代表的几代戏剧前辈,奠定了剧院的诞生、发展、继承和创新的坚实厚重的基础。 中国国家话剧院以创作和演出高质量、高品位的古今中外优秀戏剧作品为己任;致力创造精品、重视人才培养、锐意开拓市场;是一片创建中国民族话剧的沃土,是一方驰骋戏剧梦想的舞台,是无数生生不息、辛勤耕耘的戏剧人的家园。
中国国家话剧院拥有三个现代化剧场,适合不同风格和规模的剧目上演;并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同时加强国际间的戏剧交流与合作;竭力为广大人民观众奉献世界和民族的先进戏剧文化硕果。 中国国家话剧院坚持“中国原创、世界经典、实验探索”的创作理念,树立崇高艺术理想,担当戏剧文化责任,坚定时代美学追求和科学经营理念,塑造国家艺术形象,努力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代表作用、示范作用和导向作用。
中国国家话剧院现任院长周予援,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景小勇,常务副院长王晓鹰,副院长戈大立、罗大军,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白雪峰。
儿童入场提示:1.2米以下儿童谢绝入场(儿童项目除外),1.2米以上儿童需持票入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