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音乐节(Beijing Modern Music Festival,简称BMMF)是由教育部、文化部支持,中央音乐学院主办的国家级音乐节。经过十余年的运行,北京现代音乐节在不断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并发展成为国内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现代音乐盛会和文化盛会,同时也逐步跻身为全球最受瞩目的现代音乐节之列。北京现代音乐节以普及现代音乐、促进国内外文化、艺术交流以及为青年音乐家提供优质发展平台为主要宗旨,经过多年发展,已经逐渐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结构模式,积累了数量庞大的音乐成果。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是隶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唯一的国家级音乐会合唱团。1956年与交响乐团组成中央乐团,现名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艺术总监姜金一,常任指挥王琳琳,驻团指挥纪玉珏。合唱团现拥有成员80余名,均为国内外各高等音乐院校的优秀毕业生。硕士以上学历及海外留学归国音乐家已有相当数量。 上世纪50年代初期,合唱团曾代表国家于两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合唱比赛中获金奖和银奖。1959年成功演出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为该曲在新中国首演。1979年参加菲律宾第一届国际合唱节。1985年在香港黄河音乐节的演出倾倒了万名观众,被誉为“本港开办的传统音乐会最激动人心的一场”。1986年,合唱团以出色的演唱,在第二届北京合唱节上荣获专业组第一名。1992年出访新加坡,演出《黄河大合唱》等中外合唱名曲。1993年8月合唱团访问美国、加拿大,并参加在温哥华举行的第三届国际合唱音乐研讨会,演唱了中国经典合唱曲目,国际音乐界评论“他们无论在合唱技巧,还是发声训练上,毫不逊色于世界上任何一支顶级合唱团,而且音色之美更令人赞叹”。1995年出访马来西亚,在十个城市演出合唱音乐会,受到当地华人的热烈欢迎。1993年与1995年合唱团两度在台湾六大城市巡回演出,倍受赞赏,为增进两岸同胞的了解与友谊做出积极贡献。1997年香港回归后,合唱团再访香港,演出三场曲目不同的合唱音乐会,引起了强烈反响。1998年应邀赴澳门参加了第十三届澳门国际音乐节。2008年应邀出访奥地利维也纳,在金色大厅的演出获得了巨大成功,极大提升了中华音乐文化的影响力。2011年10月受邀赴意大利罗马与世界著名指挥家安东尼奥·帕帕诺和久负盛名的圣切契利亚国立管弦乐团、合唱团、儿童合唱团合作,在罗马圣切契利亚音乐厅连续演出三场马勒《第八交响曲》,精湛的艺术水准受到意大利人民的热情赞誉。
在合唱团的创建与发展中,老一辈音乐家李凌、指挥家严良堃、秋里做出了重要贡献。合唱团还与多位著名指挥家广泛合作,国外如小泽征尔(日)、安东尼奥·帕帕诺(英)、大卫·拉森(美)、奥尔迪斯(英)、让·皮里松(法)、杜马舍夫(俄)、杰夫林(俄)、希尔别什(美)、维杰·乌帕德亚雅(奥),英格荣·福斯奈格(奥),瓦尔特·采恩(奥)等,国内指挥家如马革顺、杨鸿年、汤沐海、李心草、徐瑞琪、俞峰、余隆、吴灵芬、曹丁、叶咏诗(中国香港)、杜黑(中国台湾)、郭孟雍(中国台湾)等。
通过长达60余年的艺术实践,合唱团形成了朴实高雅、豪迈细腻的独特风格,能够准确诠释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其中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八交响曲》,莫扎特、勃拉姆斯、威尔第等创作的《安魂曲》,以及《黄河大合唱》等中外经典合唱作品已成为本团保留曲目。曾参演的歌剧包括《托斯卡》《阿依达》《图兰朵》《艺术家的生涯》《漂泊的荷兰人》《费德里奥》《卡门》《乡村骑士》《木兰》《悲怆的黎明》等。合唱团除在国内外巡回演出外,还为电影及电视录制音乐,出版发行过多部唱片,为丰富人民群众的音乐生活,提高大众的欣赏水平,中国合唱艺术的发展,以及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穿越时空》为乐队而作 郑阳 曲 《笑春风》为长笛和乐队而作 李劭晟 曲 长笛:Sharon Bezaly 《实现》为乐队而作 田蕾蕾 曲 ——中场休息—— 《川崖悬葬》为双钢琴和乐队而作 郭文景 曲 钢琴:黄若愚、陈俊珲 《刹那》为乐队而作 陈逸涵 曲 小提琴协奏曲《辩》,作品16号(1983年) 叶小纲 曲 小提琴:陆威
1.2米以上凭成人票入场,1.2米以下谢绝入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