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莱里·捷杰耶夫
瓦莱里·捷杰耶夫是马林斯基剧院的艺术总监和总指挥,兼任伦敦爱乐的首席指挥、圣彼得堡国立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国际柴科夫斯基大赛组委会主席。他创立并管理着捷杰耶夫艺术节(荷兰)、白夜艺术节和莫斯科复活节艺术节。在马林斯基剧院,捷杰耶夫见证了无数世界级歌唱家的成长。在他的指导下,剧院的歌剧和芭蕾预备剧目得到了很大的扩展,现已涵盖了从18世纪到21世纪的作品。 他职业生涯上的亮点有:在马林斯基表演普罗科菲耶夫和肖斯塔科维奇的所有歌剧,以及在圣彼得堡的舞台上再次上演瓦格纳的歌剧。在俄罗斯的剧院历史上,捷杰耶夫第一次把瓦格纳的《尼伯龙根的指环》四部曲搬上舞台(2003),并且用德语原文进行演绎。这个创作在西欧地区巴登巴登首演的时候,受到了德语媒体的疯狂追捧,被奉为世界音乐界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尼伯龙根的指环》在莫斯科、韩国、日本、美国、英国和西班牙的表演都大受赞誉。 在捷杰耶夫的努力下,剧院的音乐厅在2006年得以竣工,很大扩展了剧院和乐团可选的预备曲目。剧院和音乐厅大楼混音效果异常出色。在马林斯基音乐厅,不但有歌剧和爱乐节目的表演,还有马林斯基自主品牌的唱片录制工作,马林斯基品牌是瓦莱里·捷杰耶夫于2009年创立的。在2010年,该品牌的第一个歌剧作品《鼻子》赢得了国际音乐博览会(MIDEM)古典音乐奖。马林斯基品牌到现在已经录制了9张唱片,受到大众和乐评人的广泛好评。 捷杰耶夫与大都会歌剧院、维也纳管弦乐团、鹿特丹爱乐乐团以及斯卡拉爱乐乐团均有合作。在保护人文主义理想上他也非常积极,发起了《别斯兰:生命音乐》系列音乐会和为日本地震受灾者而举办的系列音乐会。 捷杰耶夫对音乐和社会所做出的贡献为他赢得了许多奖项,包括:俄罗斯人民艺术家奖(1996年)、俄罗斯国家奖(1994年和1999年)、德国联邦十字勋章、意大利高级官员荣誉勋章、法国文艺勋章、荷兰狮骑士勋章、日本日出勋章、波兰荣誉艺术家金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艺术家荣誉称号、以及瑞典皇家音乐学院极地音乐奖等等。2008年,捷杰耶夫领导的马林斯基剧院入选《留声机》杂志评选的世界顶级管弦乐团20强。2009年,大不列颠皇家爱乐协会评选瓦莱里·捷杰耶夫为2009年的年度指挥家。捷杰耶夫大师最近获得的一个奖项是欧洲的格拉苏蒂原创音乐节奖,奖励他在支持年轻音乐人才方面做出的贡献。
孙颖迪
孙颖迪,在极富盛名的第七届弗朗茨·李斯特国际钢琴大赛上夺得金奖,成为第一位摘取此项桂冠的华人钢琴家。他因对李斯特作品的出色演绎而被西方主流媒体称赞为“原色李斯特”。孙颖迪活跃在国际音乐舞台,巡演足迹遍布于中国、法国、荷兰、比利时、德国、奥地利、瑞士、芬兰、匈牙利、捷克、波兰、西班牙、英国、俄罗斯、印尼、日本、韩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非等国,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皇家音乐厅、英国伦敦威格莫尔音乐厅、东京三得利音乐厅、德国柏林音乐厅、瑞士苏黎世市政厅音乐厅、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等重要的国际舞台上举行过音乐会。孙颖迪合作过的国内外著名乐团有法国国家广播爱乐乐团、鹿特丹爱乐乐团、捷克国家交响乐团、荷兰广播交响乐团、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北荷兰交响乐团、苏黎世室内乐团、悉尼交响乐团、墨尔本交响乐团、新西兰国家交响乐团、首尔爱乐乐团、香港管弦乐团、澳门交响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北京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等,合作过的著名指挥有郑明勋、米歇尔·普拉松、艾度·迪华特、佐尔坦·柯奇士、米歇尔·塔巴尼克、安德拉斯·里盖第、让-伯纳德·波米埃、丹尼尔·莱斯金、史蒂芬·德内夫、大卫·斯特恩、安德鲁·格兰姆斯、马丁·耶茨、陈燮阳、汤沐海、陈佐湟、谭利华、张国勇、余隆、吕嘉、李心草等。荷兰Brilliant Classic唱片公司在全球发行了孙颖迪的个人首张唱片“李斯特作品专辑”并广受好评。在繁忙演出的同时,孙颖迪还在其母校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任教。此外,孙颖迪还曾受邀担任第二届中央电视台钢琴小提琴大赛的评委、安东·鲁宾斯坦国际钢琴比赛预选赛评委等。孙颖迪还被中央电视台评为“十大青年钢琴演奏家”。
马林斯基交响乐团
马林斯基交响乐团是俄罗斯历史最为悠久的乐团之一,其历史可追朔至18世纪初叶,起源于宫廷管弦乐团。到了19世纪,乐团在爱德华·纳普拉夫尼克的领导下走向辉煌,在长达50多年的时间里,纳普拉夫尼克都是乐团的精神支柱。乐团的卓而不群得到了许多与之合作过的世界级指挥家的认可,其中有柏辽兹、瓦格纳、汉斯·冯·布洛、马勒以及阿尔图·尼基什。在苏联时代,历经弗拉基米尔·德拉尼斯基、阿里伊·帕佐夫斯基、叶夫根尼·穆拉文斯基、康斯坦丁·希米欧诺夫、和尤里·腾米尔诺夫等指挥家,乐团的光辉传统得到了继承和发扬。乐团有幸参与过许多作品的首演,包括:柴科夫斯基和普罗科菲耶夫的歌剧和芭蕾舞作品;格林卡、穆索尔斯基、和里姆斯基-科萨科夫的歌剧;以及阿萨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和哈恰图良亚兰的芭蕾舞作品。 从1988年起,乐团开始由瓦莱里·捷杰耶夫指挥。捷杰耶夫是一位水平极高的音乐大师,在世界音乐界享有极高声誉。捷杰耶夫的到来为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乐团的预备曲目迅速扩大,现在已经包括了柴科夫斯基、普罗科菲耶夫、肖斯塔科维奇、马勒和贝多芬的所有交响曲;莫扎特、威尔第、和季先科的《安魂曲》;以及斯特文斯基、谢德林、古拜杜丽娜以及许多俄罗斯青年作曲家和外国作曲家的作品。乐团经常在欧洲、美国、日本和澳洲等地演出交响乐曲目。2008年,捷杰耶夫大师领导的马林斯基剧院入选《留声机》杂志评选的世界顶级乐团20强名单。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
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是中国国家表演艺术中心的常驻乐团。 新世纪的北京,历史气度和当代活力彼此交织,也滋育了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远大的音乐精神和视界。自2010年3月建立以来,他们凭着对音乐与生俱来的热情、专注和创新精神,已位列中国乐坛最优秀的交响劲旅,并迅速得到了国际乐界的热切关注。 伴随他们一起经历这个过程的,有诸多优秀的音乐大师,包括:指挥家洛林·马泽尔、祖宾·梅塔、克里斯托弗·艾森巴赫、瓦莱里·捷杰耶夫、郑明勋、弗拉基米尔·阿什肯那齐、根特·赫比希、克里斯蒂安·雅尔维、耶欧·莱维、谭利华、张国勇等,钢琴家鲁道夫·布赫宾德、郎朗、史蒂芬·科瓦塞维奇、王羽佳、陈萨等,大提琴家王健等,小提琴家瓦汀·列宾、吕思清、宁峰等,小号家艾莉森·巴尔松,单簧管演奏家萨宾·梅耶,打击乐演奏家李飚,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里奥·努奇、李晓良、和慧、沈洋等。马泽尔曾评价他们“富有激情,全心投入,实力非同一般”,艾森巴赫则认为他们已是“亚洲最优秀乐团之一”。 凭借在歌剧和交响乐领域同样优秀的表现和丰富经验,他们已作为中国最优秀的两栖乐团而名闻海内外。在歌剧领域,他们以精彩的演绎创造了中国歌剧音乐的全新艺术境界,也令国家大剧院众多世界级的歌剧制作更加熠熠生辉。五年来,他们精彩呈现了三十余部国家大剧院歌剧制作,既包括《罗恩格林》、《漂泊的荷兰人》、《阿依达》、《奥涅金》、《奥赛罗》、《纳布科》、《托斯卡》、《图兰朵》、《费加罗的婚礼》等世界经典歌剧,也包括《骆驼祥子》、《赵氏孤儿》、《冰山上的来客》等中国原创歌剧。在交响乐领域,他们不仅以跨越整年的乐季策划呈现了精彩的节目编排,而且以特有的活力与创意为所有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吕嘉带领下,2013年开启的全套贝多芬之旅中,展示出了对德奥古典作品的深厚偏爱和高超素养。在马泽尔指挥下演绎的瓦格纳名作《无词指环》被马泽尔认为“作品诞生以来最完美的演绎”,该音乐会的现场录音也由索尼古典进行全球发行,成为马泽尔与中国乐团唯一公开发行的唱片。心怀对当代音乐的巨大热情,他们活跃在北京现代音乐节中,相继上演吉雅·坎切利、武满彻等当代重要作曲家的作品,并在2013年委约和全球首演了十位顶尖作曲家(奥古斯塔·里德·托马斯、卡列维·阿霍、鲁多维科·艾奥迪、瑞切尔·波特曼等)的新作,更通过国家大剧院“青年作曲家计划”积极推动中国新一代作曲家的成长。 作为极具时代精神的音乐使者,他们通过周末音乐会、艺术沙龙,和在学校、社区、医院、博物馆等开设的室内乐活动,将无数观众带入美妙的音乐世界,更作为国家的文化使者将当代中国的艺术活力传播到海外。2012至2013年,他们先后与艾森巴赫参加了德国石荷州、基辛根等音乐节,与陈佐湟在柏林、纽伦堡和悉尼上演音乐会,并与吕嘉赴新加坡、首尔、台北和澳门举行首次亚洲巡演。2014年,他们在吕嘉率领下首度巡演北美七大城市,这既是乐团发展史上崭新的里程碑事件,也堪称中国乐团在国际乐界的新突破,更以其“欢欣愉悦的自信和朝气蓬勃的力量”被评论家们赞誉为“一支光彩四射和一流水准的乐团”。 在以“宁静致远”为主题的2015/16乐季中,乐团的演出计划中包括《安德烈·谢尼埃》、《西蒙·波卡涅拉》、《玫瑰骑士》等十五部歌剧制作,并将在吕嘉及捷杰耶夫、莱夫·赛格斯坦、法比奥·路易斯、克里斯蒂安·雅尔维、汤沐海、吕绍嘉、张弦、洪毅全、张国勇的带领下,与戈蒂埃·卡普松、嘉博·博德斯基、卡蒂雅·布尼亚季什维莉、郎朗、杨天娲等独奏家合作,为观众带来精彩的音乐会。同时,王健将作为国家大剧院2015/16年驻院艺术家,与乐团展开从音乐会到教育项目的广泛合作。 国家大剧院音乐艺术总监陈佐湟,是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的创建者之一,也是乐团首任首席指挥。2012年,陈佐湟荣膺桂冠指挥,吕嘉出任首席指挥,袁丁担任助理指挥。吕嘉在交响作品和歌剧领域均造诣深厚,曾任意大利维罗纳歌剧院音乐艺术总监、西班牙特内里费交响乐团音乐总监,同时也是中国澳门乐团现任艺术总监。
钢琴协奏曲《黄河》 冼星海 曲 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等改编 钢琴:孙颖迪 ——中场休息—— B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 柴科夫斯基 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