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良笛、箫、埙演奏家 有“笛箫圣手”美誉的民乐大师张维良,不但是中国笛箫音乐的代言人,更是跨界音乐与跨文化交流的标志性人物之一。从艺半个世纪以来,他在演奏、教学、创作、理论研究、艺术策划领域都颇有建树。他不仅有深厚的传统音乐造诣,也是国际公认的诠释现代笛箫埙音乐的权威演奏家。张维良的艺术成就使他的职业生涯成为了民族音乐家的成功典范,也成为了国际乐坛上极具特色的中国音乐文化符号。 早在1986年,张维良就灌录了中国第一张激光唱片《箫的世界》,此后他在中国唱片总公司、人民音乐出版社、雨果唱片、龙音唱片、风潮唱片旗下录制了近30张专辑。此外,张维良多次与张艺谋、陈凯歌等国际知名导演合作,曾在《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霸王别姬》等多部国际获奖电影中担任笛箫演奏。2005年,张维良策划并创作了爱知世博会中国馆的全部音乐作品,而后,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他还担任了大型团体表演《自然》配乐的作曲、配器以及笛箫演奏等重要角色。 张维良出生于苏州,8岁时开始学习笛箫,后来又开始学习埙。1977年,张维良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先后师从赵松庭、冯子存等名师。1982年,他在全国民族器乐大赛中斩获一等奖。此后多年来,他一直致力于笛箫埙音乐的创作、演奏和研究,先后创作了近150部作品,不断拓展乐器的表现能力,对中国传统音乐艺术贡献良多,曾受《华盛顿邮报》、《独立报》、《费加罗报》和《人民日报》的高度赞扬。 张维良也是中国笛箫埙音乐在国际舞台上传播的重要推手。他最早发起并实践了“新民乐”这一理念,提倡将西方音乐元素、现当代作曲技法与传统的笛箫音乐进行融合,致力于为传统民乐加上“国际听觉”。早在1987年,他就和韩中杰指挥的中央乐团合作,首演了一系列现当代笛箫协奏曲。此后,他多次与法国里昂国立音乐创研中心合作,创作的笛箫与电子音乐结合的作品曾在国内外引起巨大的轰动,譬如录制的唱片《天幻箫音》,参与的舞剧《马可波罗的眼泪》等,成为中国民族器乐在“新世纪音乐”领域走向国际的先行者。 而在策划新颖的合作项目和创作新曲目的过程中,张维良与多位国际著名作曲家和演奏家进行合作,创作了一系列新颖作品,如郭文景《竹枝词》、陈其钢《三笑》、乔伊·霍夫曼《水的光影》,又先后创建了华夏室内乐团、华夏民族管弦乐团及中国竹笛乐团,让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国笛箫埙音乐成功走向国际。 张维良的演奏足迹遍及中国、韩国、日本、法国、德国、奥地利、英国、荷兰、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曾在如维也纳金色大厅、伦敦巴比肯艺术中心、伦敦南岸中心、纽约卡内基音乐厅、纽约林肯艺术中心、琉森音乐厅、新加坡维多利亚音乐厅、中国国家大剧院、上海音乐厅、上海东方艺术中心、星海音乐厅、深圳音乐厅、香港文化中心等世界各大主要音乐厅举办演出;合作过的乐团有伦敦爱乐乐团、中央乐团(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前身)、广州交响乐团、香港小交响乐团、香港中乐团、新加坡华乐团、台北市国立乐团等。张维良也曾受邀在广岛亚运会艺术节、法国夏季艺术节、里昂现代音乐节等多个国际音乐节上登台。2014年,张维良应英国前首相卡梅伦邀请,成为第一位在唐宁街10号演出的中国民乐艺术家。 张维良已经在中国音乐学院任教超过40年,曾任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主任,并在国内各大主要音乐学院担任客座教授。
邱霁 邱霁,当代独具魅力与风格的筝乐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国乐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北京青年联合会第十届委员。 在筝乐演奏上,邱霁提倡“纯粹、朴素、自然”的演奏方式,推崇建立在中国传统审美上的“新古典与文人主义”,在筝的传统、现代、即兴等不同音乐领域形成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作为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当代优秀筝演奏家,邱霁首演了近百部国内外作曲家创作的当代作品;她对筝的即兴演奏和跨界尝试使之成为极少数能进入德国“WOMIX”世界音乐节的中国音乐家。其演出足迹遍布欧亚非几十个国家,琴声响彻众多国际知名音乐厅,被海外媒体赞誉为“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李佳 李佳,博士,中国音乐学院琵琶教师,青年琵琶演奏家。 199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小,1993年升入上音附中,1999年放弃本院直升机会考入中国音乐学院跟随琵琶大师刘德海继续深造,2003年以全优成绩获学院免试直升硕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留校任教。2009年在刘德海门下攻读博士学位,成为中国第一位琵琶演奏专业的博士生。曾与多位知名作曲家合作,其中参演陈其钢先生的交响乐作品《蝶恋花》的首演并演出至今,同时也为其电影配乐《金陵十三钗》演奏了主题音乐《秦淮景》。曾多次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及师生音乐会,出版了个人演奏专辑《十面埋伏》、《二泉映月》、《大浪淘沙》。此外,还为昆曲《怜香伴》和“天香版”《牡丹亭》的音乐配器并成功首演。2012年入选“CCTV我心中的十大青年琵琶演奏家”。曾参加了包括法国presènces、英国BBC Proms、北京国际音乐节等重要音乐节,合作乐团有法国国家交响乐团、德国斯图加特广播交响乐团、英国BBC威尔士国家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等。
柴帅 柴帅,中国音乐学院二胡副教授,文学硕士。中国音乐家协会二胡学会会员。 先后师从于著名演奏家、教育家戴志雄、段永强、曹德维、安如砺先生。2004年7月、2009年6月、2015年6月成功举办四场“柴帅二胡独奏音乐会”,曾多次在国家大剧院、中山音乐堂、深圳音乐厅、广州音乐厅等地出演独奏。出版个人专辑《月夜——刘天华》、《二胡名曲赏析》、《北风南韵——柴帅二胡独奏音乐会》等,作为华夏民族乐团首席及华夏室内乐团成员参与录制唱片《怀古》、《渔舟唱晚》、《太阳》、《西北组曲》、《青松岭》、《中华精音之诗经五首》等,发表论文《安如砺先生逝去的琴声——汉宫秋月》、《让二胡说出自己该说的话——从盲目追求、移植、演奏西方音乐所引发的思考》、《传统二胡曲汉宫秋月音乐源流考述》、《新疆维吾尔木卡姆应该被交响化吗?》、《对民族管弦乐合奏课程的思考》等,编著《二胡五声音阶高级训练教程42首》、《室乐天华——刘天华二胡民族室内乐新编》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发行。
熊壮壮 1985年生于安徽省芜湖市。自幼学习钢琴,2000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附中,先后师从周轫秋教授、吴迎教授、陈庆峰教授、唐哲教授。2017年获上海音乐学院钢琴表演硕士学位。现任浙江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艺术指导。 长期作为钢琴艺术指导活跃于各个舞台,并多次随院校担任金钟奖、文华奖、CCTV 民族器乐大赛等比赛的钢琴伴奏,和各位著名演奏家录制了很多专辑。获西湖国际青少年音乐节钢琴艺术节优秀钢琴伴奏奖、松庭杯民族吹管比赛最佳钢琴伴奏奖,是活跃在当今舞台上的优秀青年钢琴家。
杨渊渊 青年笛箫演奏家,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2014年考入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院。长期以来对传统音乐有着良好的掌握,近年来涉略当代音乐的演奏,曾参与国内外重要的演出,包括国家大剧院。曾赴伦敦、巴黎、罗马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演出,均获得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