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身体剧场数位系列现代舞《5》《11》
演出时间:2021.08.24 - 2021.08.26
演出剧场:戏剧场
票价:180/280/380/480/580/680
微信订票18515362586
电话400-600-4100
陶身体“数位系列”作品始终将身体的运动特质作为艺术探索的重要通道,怎么动?为什么动?身体会在动律中产生思辩。通过研究身体运动来进行充分的理性认识和分析,从而使身体在重复而充满限制的运动过程中释放出生命力,提炼出独特的美学和训练体系。 编舞陶冶认为,一个名字或一组词句在当代很难概括一部身体剧场作品所赋予观众的所有想象空间,反而会先入为主的在观演之前就局限了作品的理解方向。而符号作为作品的意义(如数字)就在于区别打破二元性具象与抽象的两极思维方式,陶冶同时认为作品可以释放给每个人不同的诠释和想象空间,从而使作品的生命力得到更多元性的发展及延续。 陶身体的“数位系列”舞蹈作品,至今已经创作了十部:《2》(2011)、《重3》(2008)、《4》(2012)、《5》(2013)、《6》(2013)、《7》(2014)、《8》(2015)、《9》(2017)、《10》(2020)、《11》(2021)、《12》(2019)。 “数位系列”作品以其极简的创作理念,不仅备受世界知名剧院、艺术节的关注与邀约,还展开了多元的探索与合作。曾受邀在古罗马角斗场遗址、巴黎时装周秀场、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等不同空间进行跨界演出。
作品《5》 在作品《5》中,5位舞者自始至终相互保持连接,从不分开而浑然一体,彼此之间像绳编一样,如何打结、如何解开,以连绵不断的支撑运动进行无尽的形变与行进。身体整体的交缠与堆叠又如同活动的建筑,无限展开了关于空间建构与限制的不同可能。音乐家小河根据作品将金、木、水、火、土五个元素融入创作,从宇宙音到密咒,从巴洛克到新古典,如同视觉的交响乐,进行着变与不变的完美对照。编舞陶冶认为,这是一部表达人对于事物理解感受的作品。
作品《5》 作品《5》 作品《11》的创想如同字符上的对称,两个1相互独立,却各自为营,既二元对立,又左右相生,彼此相照。万物之中,理性与感性互相流动。在作品《11》里,舞者们被设定了一个限制与开放的规则:下身限定,上身即兴。每一位舞者在各自独立的路径里左右往返,他们胯骨转动的空间、膝盖朝向的方位、脚下行进的每一步都是既定的,而上身的肩肘腕、躯干脊柱与头部都自由伸展,随机舞动。身体分为内外,个体的天性与群体的秩序如何找到平衡?身体将在这过程中更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独特,自由又从何来。作品《11》试图通过新的限制来理解身体的自由。 主创: 编舞:陶冶 作曲:小河 灯光设计:马悦、陶冶 服装设计:陶冶、段妮、DNTY 排练总监:黄丽 舞者:段妮、黄丽、鄢煜霖、范敏、徐福进、佟雨升、李思雨、刘译仁、刘建、孔令印、郭超亿、孙蕾芮
作品《11》
陶冶艺术总监/编舞
毕业于重庆舞蹈学校。曾在上海武警政治部文工团、上海金星舞蹈团和北京现代舞团担任舞者。23岁创立了陶身体剧场,创作“数位系列”作品《重3》《2》《4》《5》《6》《7》《8》《9》《10》《11》《12》,“无数系列”作品《对照》。超前的观念对舞者与观众都极富挑战性,他被国外媒体评价为“毫无疑问走在最前沿。”他受东方思想启发并结合个人的舞蹈风格开发并且首创了圆运动体系,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段妮艺术总监/创团舞者
曾就读于陕西省艺术学校、以及由杨美琦女士创办的北京舞蹈学院现代舞编导班(广东班),在校期间曾获ACC奖学金,前往美国舞蹈节学习交流。先后加入上海金星舞蹈团、英国伦敦阿库汉姆舞团、美国纽约沈伟舞蹈艺术担任舞者,2008年成为陶身体剧场创团舞者和艺术总监。她曾三度随不同舞团在世界表演艺术殿堂纽约林肯中心演出,三次荣登《纽约时报》,获得“非凡强大的、令人敬畏的、控制力极强”的高度评价。
陶身体剧场
陶身体剧场是由陶冶、段妮、王好于2008年创立的全职的现代舞团。自成立以来,陶身体剧场席卷世界四十多个国家、百余个艺术节,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并成为国际舞台上备受瞩目、最具当代性的中国舞团之一。陶身体剧场是中国首个应邀在美国林肯中心艺术节、英国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和法国巴黎城市剧院演出的现代舞团。英国伦敦沙德勒之井剧院连续五次委约舞团创作,六次力邀舞团在伦敦公演呈现作品。还曾应邀在美国舞蹈节(ADF)演出,并担任驻节艺术家。在庆祝“中俄建交70周年”“中国-中东欧国家建交70周年”等演出中,陶身体多次代表中国,登上国际舞台。 陶身体曾四次荣登纽约时报,其首席艺术评论家Alastair Macaulay给予“戏剧性的张力,舞者对身体运动的控制和强大的驱动力,激情与能量是如此的非凡和吸引人”的高度评价。曾被纽约Time Out杂志评选为世界十个最佳舞蹈表演之一。 近年来,陶身体逐渐将作品带回国内,曾五次受邀在中国国家大剧院演出,并接连受邀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上海文化广场、广州大剧院、四川大剧院、深圳坪山大剧院等演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