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凡秀
著名管风琴、羽管键琴演奏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三级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及室内乐学会理事。维也纳音乐与表演艺术大学硕士,管风琴师从鲁道夫·舒尔茨教授,羽管键琴师从高顿·莫瑞教授。在国内开创羽管键琴和管风琴以及巴洛克音乐演奏的教学工作,北京国际巴洛克音乐节暨管风琴音乐周创始艺术总监。开设“巴洛克室内乐演奏”课程获“北京高等学校优质本科课程”及“北京高等学校优秀专业课主讲教师”荣誉。因管风琴主科学生在国际音乐赛事折桂屡获杰出教师奖。
作为首位中国管风琴演奏家,应邀在德国斯图加特国际管风琴之夏音乐节、俄罗斯圣彼得堡白昼音乐节、波兰克拉科夫国际管风琴之夏音乐节、意大利法诺国际管风琴音乐节、圣马力诺国际管风琴音乐节、美国管风琴家协会地区分会年会、国际线上管风琴音乐节、日本活水大学和韩国圣洁大学举行管风琴个人独奏音乐会,被IOOF誉为“杰出女管风琴家”,入选“管风琴世界女强人”之列。在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意大利罗西尼音乐学院和波兰克拉科夫音乐学院举办大师课,在法国巴黎和德国阿恩斯塔特举办管风琴大师课。担任意大利詹尼·冈彼羽管键琴比赛评委。
国家大剧院管风琴首演者,并在此后举行的管风琴音乐周中担任独奏,以及“交响乐之春”活动中创造了两个月内在国家大剧院连续举办40场管风琴音乐会的记录,这一成绩至今无人问鼎。与俄罗斯马林斯基交响乐团、芬兰赫尔辛基爱乐乐团、奥地利维也纳爱乐乐团、澳大利亚悉尼交响乐团、欧盟青年交响乐团等,在捷杰耶夫、小泽征尔(1935-2024)、阿什肯纳齐、普拉松等大师指挥下担任管风琴和羽管键琴演奏。与柏林爱乐乐团双簧管首席梅耶合作演出巴洛克作品。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在莫斯科圆柱大厅、巴黎议会宫、香港文化中心,以及澳门文化中心演出交响乐作品中担任管风琴演奏。
在第三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担任羽管键琴独奏。在北京音乐厅、北京中山音乐堂、北京金帆音乐厅、杭州大剧院、西安音乐厅、武汉琴台音乐厅、合肥大剧院、郑州河南艺术中心、深圳音乐厅、济南山东省会大剧院、青岛大剧院、长沙音乐厅、牡丹江文化中心、福州海峡文化中心、临沂大剧院和鼓浪屿管风琴艺术中心举行管风琴音乐会,累计超过300场次,享有“中国普及管风琴第一人”美誉。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所属央视【音乐周刊】播出跨越两千年的“乐器博物馆”——《音乐周刊》带您走进管风琴的世界;在央广【经典音乐广播】特别策划《聆听管风琴》系列专辑,系统介绍管风琴并演奏经典作品;在国家大剧院制作《艺术微课堂》“沈凡秀带您探秘管风琴”等节目;通过新华社《镜头连中外》向海内外介绍中国的管风琴教学成果。
录制出版《德理格献给康熙的十二首奏鸣曲》(2011年),《漫步经典:国家大剧院管风琴作品集》(2023年),《莱茵贝格管风琴室内乐作品集》(国内首演,2024年)。

丽达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自建院以来首位自附小附中、本科硕士至博士全学段系统培养的小提琴专业博士,清馨巴洛克乐团首席,国内外多个小提琴比赛评委,教育部全国艺术特长生评委,国内外多个音乐大师班专家,是活跃在小提琴独奏、室内乐与交响乐演奏各个领域的全能演奏家。自幼随母习琴,1992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2001年以最高奖学金考入本科,2005年以全校最优异成绩保送研究生。2008年留校任教。先后师从于王尔玉教授、杨大风教授、徐律教授、林耀基教授、杨戈芳教授。
作为独奏家,不仅曾连续获得国内外小提琴比赛奖项,还曾得到耶胡迪·梅纽因、杜·梅等国际著名小提琴大师的亲授并获得极佳赞誉,被评论为“感人至深的演奏气质”;演出足迹遍及北京音乐厅、国家大剧院等国内数十城市各大音乐厅及日本、美国和欧洲主流音乐厅。作为室内乐音乐家,她屡次应邀于国内外各大音乐节,并于2014年加入创立中央音乐学院名家室内乐团,2016年加入航天国乐乐团并录制音像制品搭载嫦娥四号登月,获得航天部特殊贡献称号。丽达还致力于对中国作曲家作品的推出,2017年6月出版唱片《美丽的草原》,即中国北方少数民族音乐集成之作;2019年首演小提琴协奏曲《达那巴拉》,弥补了少数民族题材小提琴协奏曲的空白,并于2021年获得建党百年九三学社全国展演二等奖。
她还是出色的巴洛克音乐家及国内首屈一指的管风琴合作音乐家。多次参加国内外巴洛克音乐大师班和历届北京国际巴洛克音乐节;2011年起与沈凡秀、俞佳建立巴洛克三重奏,在国家大剧院等全国各大音乐厅演出数十场,出版《德里格12首奏鸣曲》,成为最早进入中国的西方音乐的历史见证。2019-2020年与意大利大使馆合作开展巴洛克音乐会与讲座。2013-2023年在国家大剧院及全国多地举办“琴弦上的巴洛克”系列讲座音乐会,反响强烈。2014年参与创立清馨巴洛克乐团并任首席参加乐团2014-2023多场音乐会。2019年6月在巴洛克音乐节上举办巴赫作品专场讲座,反响热烈。作为管风琴合作音乐家,自2005年至今已上演音乐会上百场,广受全国观众好评,合作作品获选2022德国IOOF音乐节展播,2023年录制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菁彩声管风琴与小提琴作品。
丽达作为交响乐演奏家,自2007年起担任首席至今已演出上百场音乐会,2009年进入“YouTube Symphony”并在美国卡内基音乐厅举行音乐会;2010年夏受邀于日本京都交响乐团为特别音乐家。2017年加入全球华人乐团。2017年加入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并作为首席与声部首席参加2017-2023年多场演出,如2017一带一路国际音乐教育联盟开幕式、世界AI智能大会开幕式、领航音乐会等。
丽达作为教育工作者,学生在诸多如日本国际青少年艺术家比赛、香港国际小提琴大赛、日本国际小提琴大赛、中西国际小提琴大赛、英国新菁英音乐大赛、俄罗斯普罗克菲耶夫国际音乐大赛、中国青岛小提琴协奏曲比赛等国内外比赛中获得优异成绩,本人也获得以上比赛的优秀教师奖、英才导师奖等教师奖项。同时,也是多个重要国事及外事演出如2023年全国政协团拜会文艺演出少儿节目的指导教师。在普及教育领域,担任青岛弦乐大师班等多个音乐夏令营的弦乐艺术指导和特聘专家,是中国古典音乐教育的生力军。

俞佳
著名旅美大提琴演奏家,现任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副教授 ,硕士生导师,中国音乐家协会弦乐学会理事;“大提琴的家”艺术工作室、Cello Family大提琴乐团执行总监,Bernard Greenhouse教授的得意门生。
自幼随父亲俞明青教授学习大提琴演奏,九岁时被选为“天才儿童”,应邀赴法国进行巡演。十岁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师从宋涛教授。
13岁赴美国Idyllwild Arts Academy学习,师从Eleanor Schoenfeld教授。2001年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美国欧柏林音乐学院(Oberlin College),在校期间曾先后师从AndorToth教授和Darrett Adkins教授。2003年,有幸得到具有传奇色彩的大提琴大师Bernard Greenhouse教授的赏识,被收为关门弟子,并得到他的悉心指导。2005-200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Boston音乐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继续跟随Greenhouse先生学习。自1996年起攻读的所有文凭均获得全额奖学金。在美期间还曾在Mstislav Rostropovich、Lynn Harrell,Steve Geber 等大师班是学习。2007年学成回国,任教于中央音乐学院。2008年被文化部评为优秀青年突击手。2007年-2023年期间,在连续十届“爱琴杯”国际大提琴比赛中获优秀教师奖,学生们分别在每届比赛中获得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第一名及中国作品最佳演奏奖的好成绩。2009年以来,在香港首届弦乐比赛、国际音乐节弦乐比赛、2013年创办的第一、二届Schoenfeld国际弦乐比赛等重大赛事中,获国际优秀导师奖、特级教师奖、杰出教师奖和一级导师奖。学生们先后获得儿童组、少年组、青年组第一名。
学生井若兮荣获2023第十届大卫·波帕尔国际大提琴比赛第Ⅲ组(15~17岁)一等奖,同时也实现了中国选手在该组别获奖史上零的突破。
学生吴优荣获2017年匈牙利皇宫堡举办的第七届“大卫·波帕尔国际大提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该成绩是目前国内独立培养的选手在此项国际重大赛事中获得的最好成绩。中央音乐学院的校园网“学术”专栏、北京《音乐周报》“提琴”专栏同时报道了此项赛事及现场盛况,发表了专访评论文章。同年还获得了第四届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校内奖学金制比赛二等奖及“亿阳拔尖音乐人才成长计划”奖学金;美国圣地亚哥大学国际音乐节弦乐比赛少年组第二名。俞佳因教学成果突出曾获中央音乐学院“三育人”教师奖、“亿阳拔尖音乐人才成长计划”优秀指导教师奖、及中央音乐学院多项奖教金;2018年评为中央音乐学院附中优秀指导教师。多名毕业生们以优异成绩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报送我院大提琴硕士研究生。2019年马沛骏同学获得中央音乐学院附中第六届奖学金制比赛第二名,同年八月获“爱琴杯”第八届暨第三届国际大提琴比赛专业少年组第一名;匡艺豪同学获专业儿童组第二名;指导的Cello Family重奏组荣获了重奏专业儿童组第一名、第二名;非专业组第二名等。学生们曾在2019“央音”全国青少年艺术展演大提琴比赛中获第一名;第一、二届Cello Family国际大提琴比赛中获专业青年组第一名、专业少年组第一名等奖项。2020年多名学生们分别获得了香港国际音乐节少儿组第一名;德国波恩“艺术家大奖赛”国际音乐比赛第一名(满分)并颁发“天才音乐家称号”、特等奖(100分)及杰出才俊特别奖;英国伟大音乐家比赛-国际音乐比赛-协奏曲大师赛一等奖;美国旧金山国际创新音乐比赛儿童组第一名;俄罗斯莫斯科国际艺术精英比赛B组第一名、C组第一名;第30届意大利巴列塔之城国际青少年音乐家比赛A组第一名;普罗科菲耶夫国际音乐大师大提琴专业青年组银奖(金奖空缺)。本人荣获多项优秀教师奖。2021年多名学生分别获爱琴杯第九届暨第四届国际大提琴比赛第一名,普罗科菲耶夫国际音乐大赛亚太区决赛专业中学组金奖,本人荣获多项优秀教师奖。
2011年,编译了出版了《Sevcik练习曲》的大提琴部分,现已被国内多所音乐高校纳入大提琴教学的必修教材。2011-2012年间,录制完成了大提琴、小提琴、羽管键琴三重奏CD专辑《德理格十二首青少年奏鸣曲》,这项被列入211师资队伍计划工程的专辑,是世界首创,中国首演。录制出版了巴赫《gamba大提琴与羽管键琴奏鸣曲》,并举办了首演音乐会。同时录制出版了《维瓦尔第g小调双大提琴协奏曲》。2020年6月在国家级干物乐器杂志上刊登了文章《语义语气与演奏技术——以C.P.E.巴赫a小调第一大提琴协奏曲为例》。2023年进行了巴赫大提琴(古大提琴)与羽管键琴奏鸣曲《Bach Gamba Sonata》BW V1027-1029的录制。于2024年录制(录制中))《莱茵贝格室内乐作品专辑》,由北京环球音像出版社出版;多次受邀担任各大全国及国际弦乐比赛评委。
近年来,俞佳作为青年大提琴演奏家,曾多次在国内外成功举办个人独奏及多种形式的音乐会,同时开展了一系列国际交流、艺术宣讲、艺术教育评审等社会公益活动,在国家大剧院举办了“古典音乐零距离”“巴洛克音乐”“大提琴艺术讲堂”等主题的经典艺术讲座,在北京广播电台FM97.4古典也流行节目中录制了“语言的尽头是音乐开始的地方”艺术讲堂,并受邀参与了直播;带领学生们参加CCTV15音乐频道以及中国教育频道系列音乐会录制。支持国家探月工程参与录制完成了首次天空音乐-向月,参演了“一带一路”音乐教育联盟成立大会暨音乐学术研讨与展示开幕式音乐会、《丝路传琴》纪念Gio Batta Morassi大师Morassi家族提琴作品展音乐会、及意大利使馆与我院联合举办的《话中有音》直播讲座音乐会等。结合这些年自己在教学和演奏上取得的成果,俞佳对教学内容、教学心得进行了总结概括,开展了一系列国际交流、艺术宣讲、等社会活动;多次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经典艺术讲堂;受邀参加了北京文艺广播电台和北京音乐广播电台《古典也流行》等节目的录制;应邀到新加坡杨秀桃国际音乐学院、以及国内多个音乐院校进行交流讲学及演出。
2018年以来,俞佳与著名大提琴教育家俞明青教授共同创办了“大提琴的家”艺术工作室。工作室立足北京,面向全国,辐射海外,携手全国各大音乐学院及艺术院校的大提琴工作者和国内外一线演奏家发扬志愿精神,奉献公益担当,展开了大提琴教学等一系列学术研讨交流,进行公益演出和艺术讲堂活动,辅导大提琴考级,举办了大提琴的各类比赛。工作室独立举办的”釜山盛典""釜山冬之旅”“青岛冬之旅”“青岛盛典”等五届大提琴音乐节,成功圆满,在海内外音乐界获得热烈好评。

许玉莲
大提琴家,中央音乐学院大提琴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芝加哥交响乐团客座大提琴演奏家、国家艺术基金专家评委。在她的职业音乐生涯中与世界最杰出艺术家频繁合作,获得广泛赞誉。其中包括祖宾·梅塔(Zubin Mehta)、夏尔·迪图瓦(Charles Dutoit)、洛林·马泽尔(Lorin Maazel)、巴伦伯伊姆(Daniel Barenboim)等名家。
许玉莲生长在音乐世家,自幼随其父亲大提琴家许祥淳学琴。12岁考入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附中,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资深大提琴教育家宋涛教授,之后考入美国罗斯福大学音乐学院,师从芝加哥交响乐团大提琴首席John Sharp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文学学士及音乐硕士学位。指挥大师巴伦伯伊姆(Daniel Barenboim)在与她合作过后,激动的高呼:“XU,最出色的大提琴家!”,世界著名大提琴家菲利普·穆勒(Philippe Muller)听过她的演奏后感叹:“她那扎实的演奏功底,完美的展现了内心无比美妙的音乐世界,令人难以忘怀……”
作为优秀且经验丰富的乐团首席,她在独奏、室内乐、乐队合作等艺术方面都展现出绝佳的艺术天赋。近年来,许玉莲成功举办数十场独奏音乐会。在被誉为“大提琴演奏试金石”的理查·特劳斯传世巨作《唐吉诃德》中的精彩表现尤其令人称道。她作为独奏家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合作首演了由中国交响乐团为其委约的作品《阿里郎》,首演曲目还包括《白马》《夜鸣》等,值得关注的是,在2018—2019年中国交响乐团音乐季中,为其策划大提琴专场音乐会,同时推出由中国交响乐团监制、中国唱片公司出版的许玉莲大提琴独奏专辑《爱的致意》,此项目为文旅部创牌项目,由录音大师雅各布·亨德尔录制。
在美期间,与世界顶级室内乐组合(Vermier Quartet)第一小提琴家阿什肯纳奇研习室内乐艺术多年,大师盛赞“XU在室内乐方面的天赋与才华是不可多得的,有她参与的室内乐组合将散发出迷人的光彩”。留美期间组建的多个室内乐重奏组,艺术足迹遍及全球,包括芝加哥交响乐团弦乐四重奏。她参与创建国家交响乐团首席重奏组,以精湛的技术、默契的配合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得到国内外听众的喜爱和赞扬。美国最大乐器商“Bein&Fushi rare violin”赞助她价值五百万美金的名琴“Matteo Goffriller”及名弓“F X Tourte cello bow”成功演出了贝多芬《Bb大调钢琴三重奏》(大公)。在美国最高级别室内乐比赛(Fischoff Chamber MusicCompetition)中获奖。他们以精湛的技术、默契的配合和多元化的艺术风格得到观众的喜爱和赞扬。在法国卡萨尔斯艺术节(Festival pau Casals)期间与Alain Meunier、Philippe Muller等世界著名大提琴演奏家同台献艺,在欧洲舞台崭露头角。
自2006年归国后,许玉莲同时致力于音乐艺术教育的传承与发展,培养了众多的大提琴学生。曾多次受邀到各大音乐学院举办大提琴及室内乐专家公开课,得到了广大师生们的一致认可和喜爱。许玉莲女士的教学风格认真、严谨、活泼,一丝不苟。她独到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使学生的演奏水平很快有了质的飞跃。众多学子得以获得专业提升并考入海内外诸多名校,走向世界。多年来,她热衷于公益事业,到基层为热爱音乐的学子们举办公益专家课,反响热烈。
刘晔
中央音乐学院长笛教师、中国青年长笛演奏家、中国长笛青年联盟副会长、第九届中国音乐金钟奖管乐(长笛)比赛金奖得主。
她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德国柏林“Hanns Eisler”音乐学院。曾师从于沈阳前进歌舞团邱卫国老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长笛委员会会长韩国良,世界著名长笛演奏家,指挥家,Benoît Fromanger教授。
她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德国柏林“Hanns Eisler”音乐学院长笛硕士学位,曾多次在柏林”KONZERT HAUS”音乐厅演出;并与国际著名指挥家Simon Rattle合作演出。此后回国并致力于长笛演奏和教育事业,指导其学生也曾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她的演出足迹遍布全中国,以及美国、德国、瑞士、澳大利亚等地。
苏雅菁
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小提琴与室内乐演奏家、琥珀四重奏成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2013墨尔本亚太国际室内乐比赛”最高奖获得者,中国音乐金钟奖获得者,中央音乐学院第二届室内乐比赛金奖获得者,全国CCTV钢琴小提琴大赛获奖者,中央音乐学院首届小提琴奏鸣曲获奖者;曾任中国青年交响乐团首席;荣获中央音乐学院表彰荣誉证书,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古驰音乐基金、中央音乐学院奖学金、香港“吴凤洲”奖学金;西班牙Albeniz奖学金的获得者。
作为教师,多名学生及重奏组在国内外赛事中荣获奖项,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并在国内外音乐比赛、全国音乐等级考试中担任评委。
自幼随父学琴,先后师从于赵薇教授、林耀基教授、薛伟教授、Günter Pichler教授。

张璋
青年女高音歌唱家,中央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塞尔维亚尼古拉特斯拉大学客席教授。先后师从王希珍老师、郭淑珍教授、张立萍教授、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Dr János Klézli教授。
张璋曾被国际指挥大师小泽征尔选中,作为独唱演员赴日本,在七千名观众前与小泽大师合作演出福列的《安魂曲》;她曾在歌剧《Le Cinesi》、歌剧《茶花女》《塞魅丽》、原创歌剧《奔月》中饰演女主角;在美国大都会歌剧院指挥家Gregory Buchalter执棒的歌剧《唐璜》中饰Zerlina;在音乐会歌剧《莱茵的黄金》中饰演水仙子薇坤德,在无伴奏合唱清唱剧《桃花扇》中饰李香君;曾在国家大剧院版的《复兴之路》中作为独唱演员演出80余场;与此同时,张璋在巴洛克音乐的演唱方面表现不俗,她在2012及2013年受法国Stradivaria乐团邀请在中国和法国的12个城市成功巡演佩格莱西的《圣母悼歌》和巴赫的《婚礼康塔塔》,法国乐评及媒体称赞她“迷人的声音充满了整个剧院,优雅的吐字和极具魅力的仪态令人印象深刻”。她还曾在北京、深圳、青岛、布达佩斯、凯奇凯梅特等地成功举办过独唱音乐会。2021年她参与的北京市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声乐作品音乐会》在京津唐三地巡演成功。2022年翻译出版了《如何欣赏歌剧》一书,广受读者好评。
张璋作为年青一代的歌唱家也活跃在国内外音乐节的舞台,演出足迹包括出德国Knechtsteden古音乐节、黑山科托尔音乐节、匈牙利柯达伊音乐节,中国—塞尔维亚音乐季,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现代音乐节等,曾多次与中国爱乐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交响乐团、上海交响乐团、澳门交响乐团、深圳交响乐团、EOS交响乐团、香港浸会大学室内乐团等合作音乐会演出。演出曲目包括巴赫“圣母颂歌 bwv243”“《婚礼康塔塔》”、维瓦尔第“荣耀经”、亨德尔“弥赛亚”、莫扎特“安魂曲”“c小调弥撒”、柯达伊“布达感恩赞”、贝多芬“第九交响曲”、马勒“第四交响曲”、门德尔松“第二交响曲”及“仲夏夜之梦”等。曾成功合作过的著名指挥家包括俞峰、余隆、汤沐海、郑小瑛、吕嘉、胡咏言、张艺、夏小汤、Gregory Buchalter、Peter Erdei、Johnny Poon、Hermann Max等。
自从教以来,教授的学生分别在意大利维瓦尔第国际音乐比赛声乐比赛、Opus Artis Paris巴黎艺术作品比赛、英国国际音乐大赛、美国古典青年音乐家大赛、曼彻斯特国际音乐比赛 、勃拉姆斯国际音乐大赛 等比赛中获得金奖及一等奖。本人荣获多个比赛优秀指导老师奖。

杜冠桦
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团双簧管演奏家,曾任中国青年交响乐团、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交响乐团首席双簧管,中国管弦网-双簧管艺术家。
自幼学习双簧管,师从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双簧管演奏家魏卫东教授。2013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管弦系,2017年保送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
2015年荣获中央音乐学院室内乐奖学金;2016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2017、2020年荣获北京市优秀毕业生; 2017、2018、2019年荣获中央音乐学院一等奖学金。
2016年8月荣获“第一届亚洲管乐大赛”双簧管职业组金奖、重奏组金奖、组委会“最高荣誉奖”;2017年5月荣获“中国青少年音乐比赛”室内乐专业组金奖;2018年7月荣获中央音乐学院第十五届管乐室内乐木管独奏比赛双簧管二等奖。
2016年7月,受邀与韩国大田爱乐乐团合作,成功演出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C大调双簧管协奏曲》 ;2016年12月,受邀参加在上海音乐学院举办的双簧管学科建设高峰论坛优秀成果展演;2017年11月,受邀参加第五届北京国际巴洛克音乐节担任双簧管独奏;2018年4月,与中央音乐学院研究生交响乐团合作演出德国作曲家理查·施特劳斯《D大调双簧管协奏曲》,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好评。
2014年4月、2015年3月、2018年7月、2019年3月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个人独奏音乐会。曾与中国爱乐乐团、国家大剧院管弦乐团、武汉爱乐乐团、内蒙古交响乐团,新疆艺术剧院管弦乐团、贵阳交响乐团、天津交响乐团合作演出。
清馨巴洛克乐团
清馨巴洛克乐团由被誉为“中国普及管风琴第一人”的羽管键琴家、管风琴家、教育家、中央音乐学院三级教授沈凡秀在获得“北京市高等学校优质专业课程”的《巴洛克演奏风格》基础上创办。乐团成员由国内最高音乐学府的杰出青年教师以及优秀硕博研究生和本科生组成,曾获得欧洲古乐复兴大师霍格伍德的悉心指导。在已举办的七届中央音乐学院“国际巴洛克音乐节暨管风琴音乐周”上诠释经典作品,包括多次演奏全套巴赫《勃兰登堡协奏曲》,并与世界著名小号演奏家Otto Sauter、丹麦竖笛演奏家Roed Bolete、美国管风琴家Douglas Cleveland、意大利古键盘演奏家Claudio Brizi等合作演出巴洛克音乐作品。承担世界级艺术殿堂国家大剧院历年管风琴普及音乐会的演出,并致力于古典音乐及中国优秀作品普及推广。在沈凡秀教授的带领下,乐团曾在北京音乐厅、中山音乐堂、杭州大剧院和西安音乐厅等地举办音乐会,也曾走进北京第一社会福利院、中央财经大学、大兴文化馆,为年迈老人、莘莘学子,以及进城务工人员子弟演奏,用典雅的音乐服务社会,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示巴女王驾到,选自歌剧《所罗门》 亨德尔 曲
D小调羽管键琴与小提琴协奏曲,RV541 维瓦尔第 曲
快板-慢板-快板
G小调双大琴协奏曲,RV531 维瓦尔第 曲
快板-慢板-快板
C小调双簧管和小提琴协奏曲 巴赫 曲
快板
让天使永放光芒 亨德尔 曲
——中场休息——
C大调第三长笛协奏曲 卡尔·菲力普·埃马努埃尔·巴赫 曲
快板-极慢地-很快的快板
小提琴,双簧管与大提琴三重奏奏协奏曲 萨里埃利 曲
第一乐章,快板-中
你有一颗忠诚的心 莫扎特 曲
C大调管风琴协奏曲 萨里埃利 曲
不太快的快板-极快的快板
*以上内容(包括演出时间、阵容、节目及演出票价等)可能变更,以最终演出为准,仅供参考。